古董收藏圈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人们正在关注

即使是在发展日新月异的古玩市场下,也有很多收藏家们逐渐进入了疲惫期,因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古玩市场,使得古玩市场的市场秩序变得混杂,又而又纷乱。很多古玩收藏家跑也跑累了,听也听累了,就不会再选择出手了。很多人在跑了许多拍卖公司之后,手中的藏品还是没有被交易掉,而手中大量的资金都花在了路费上,在拍卖公司所交纳的费用更是几万到几十万,付出了金钱,手中的藏品还没有出售掉,这使得很多收藏人心灰意冷。

其实这也是目前古玩市场的一种常态,很多人在去古玩交易公司时并不知道需要提前准备任何资料以及费用,但是在去了之后会告诉你需要办理能够证明藏品真假性,以及其他的检测报告,或者备案证明再缴费之后,又会说你的产品是假的,或者是私铸币等等的情况,就让很多人就不禁发出疑问,明明是自己祖传的藏品,怎么会变成假的呢?明明是多个专家鉴定过的真品,怎么到这些公司这里就变成赝品了呢?其实我们就是被这些所谓的公司所忽悠了。

虽然说这样的情况是无法避免的,但是我们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智商税的上交。我们只需要寻找靠谱,合法的公司即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类问题,切记看过度宣传虚假宣传的公司以及古玩店老板的介绍,通常这都是拍卖公司与各界人士们提前联系好,就等着新手小白们上当受骗的一种广告方式罢了。

其实对于藏家来说,最担心的就是手中的产品有没有好的出手渠道,到底能不能出手的问题。其实想要解决,这一点也是比较容易的。第一,要确保手中的藏品是真品,第二,寻找官方权威的拍卖机构进行拍卖,第三,可以碰运气寻找有缘人出售。出售藏品的过程是一个非常考验卖家耐心的过程,只要你耐得住寂寞,等得时间,那么你手中的产品一定会大放光彩参加。

还有一个藏友们比较担心的问题就是手中藏品的价格了,到底能不能卖上好价钱呢?其实要看是否价格合理,还要看藏品本身的存世量和品相,存世量越少价格就越高,品相越好,价格也就越高,所以说我们在收藏过程中要尽可能的收藏品的品相较好的收藏品。

如果说你想要出手手中的藏品,就一定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这件藏品。在收藏方面可没有“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说法了,但如果你不想出手手中的藏品,那就最好不要让别人知道你有这件藏品,因为有句话说“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

有句老话说,“乱世买黄金,盛世买古董”,现在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不断向上发展,收藏品市场的发展也不错,吸引了很多投资者,但目前收藏品交易市场的建设必须要追求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腐败官员收集了700多件“古董”,其中大部分是赝品

钱币、金锭、银锭、玉器……这位国企董事长有个“烧钱”的爱好——收藏古玩,他大搞权钱交易,用于古玩的受贿金额就高达600余万元。

近期,中国纪检监察报以及四川省纪委监委都披露了宜宾金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梁晓龙“雅贿”贪腐的细节。

四川省纪委监委《廉洁四川》节目截图

1

曾经的全国普法先进

把国企变“独立王国”

梁晓龙长期在四川宜宾工作,公开简历显示,2011年,梁晓龙调任原宜宾县司法局党组副书记职务,此后升任局长、书记。任职司法局期间,梁晓龙曾被评为全国普法办的先进。2016年11月,梁晓龙的工作再次变动,调任宜宾金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

按照四川省纪委监委的电视专题片《廉洁四川》介绍,

“随着岗位的变化、职务的提升,取得了一些成绩的梁晓龙开始居功自傲、自我膨胀”。

在金农公司,梁晓龙集决策、经营、人事等诸多权力于一身,公司项目招标一意孤行,公司班子和员工提不同意见时多被简单粗暴地批评驳回,甚至恶语相向,以致无人敢再提意见。

中国纪检监察报还披露,除任集团董事长外,梁晓龙还兼任下属6个子公司的董事长,权力过分集中,大事小情一把抓。金农集团虽制定了“三重一大”报告审批制度、财经制度等,但从上至下执行不力,在年度先进名单推荐、奖励发放额度、年终资金调度、新办公楼装修等重大事项上,通过“传签”规避集体决策,导致董事会、经理层作用大打折扣,规章制度成为摆设。

宜宾市叙州区纪委监委工作人员介绍,梁晓龙在坐稳金农公司董事长后,就把个人权威凌驾于党组织之上,完全把企业当成了自己的“独立王国”。

四川省纪委监委《廉洁四川》节目截图

2

108万买了一个“明朝大金锭”

古玩是梁晓龙的最大爱好,担任金农公司董事长以后,用梁晓龙自己的话说,“对古玩的痴迷,完全是由一个‘雅趣’,最后变成了套在自己脖子上的绞索”。

中国纪检监察报报道,梁晓龙有个习惯,交往应酬中总爱带上古玩藏品,席间高谈阔论、夸夸其谈,吹嘘藏品价值不菲。“他这么做,

一方面为掩饰其赃款去向,另一方面是向行贿人暗示,要对方投其所好。”宜宾市叙州区纪委监委办案人员说。

据梁晓龙自述,2018年下半年,他发现了传说中的明代以前的五十两大银锭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赶紧找钱,拿下并收藏”的想法便在脑子里挥之不去。于是,在这一年启动的泥溪高铁客运站及站前广场道路、横楼大桥等诸多项目中,

他以收受礼金、债务转嫁等手段,多次接受老板的利益输送。

2019年初,四川横竖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时任董事长王正武请托梁晓龙在金农集团入股4000万元方面提供帮助。资金到位后,梁晓龙以“恩人”自居,直接“安排”王正武准备120万元,并一起到内江购买所谓的“明朝大金锭”。

“就骗人家,买古玩,到内江108万买了一个大金锭,自己据为己有。”梁晓龙说。

这项“烧钱”的爱好,推着梁晓龙在违纪违法道路上越走越远。

任金农集团董事长期间,

梁晓龙在工程项目招投标、转分包、资金款项划拨等方面大搞权钱交易,用于古玩的受贿金额就高达600余万元。其中,直接安排管理对象支付的资金达300余万元。

然而,中国纪检监察报的报道称,

梁晓龙冒着违法犯罪风险购买的所谓“古董”,多数为造假仿古工艺品,实际价值并不高,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川省纪委监委《廉洁四川》节目截图

3

将电脑和打印机扔到金沙江

在贪腐之路越陷越深的梁晓龙为了“自保”做了两件事,一是花尽心思对抗组织审查,一是大搞封建迷信求神拜佛。

2020年底,梁晓龙违规帮助某企业老板,在某工程项目设备招投标中标。随后不久,他得知相关部门正在开展招投标系统治理并需要对该项目招投标过程进行复查。

“做贼心虚”的梁晓龙第一时间指挥该老板,让他把做资料的电脑和打印机扔到金沙江。

因为害怕问题被发现,心中忐忑的梁晓龙还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四处求助鬼神庇护,请“大仙”端碗看水、随身携带多种迷信物品,妄图逃避组织的调查。

2022年2月,宜宾市叙州区纪委监委给予梁晓龙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其涉嫌受贿犯罪行为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处理。

经查,梁晓龙在担任宜宾金农建设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期间,收受贿赂达1000余万元。

“人家是玩物丧志,我是玩物丧德。” 梁晓龙忏悔称。

来 源:中国新闻网(ID:cns2012)综合中国纪检监察报、四川省纪委监委网站

监制:牟彦秋 陈璟春编辑:贵婷

校对:董静雪

漆器|古董收藏业的“黑马”,其最大的美在于艺术

在中国漆之为用

已经有近万年历史

漆器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

任凭时光如梭

它就在那里

处变不惊,不动声色,美得庄重!

沉淀岁月留下的痕迹

即便剥去华美的外衣

留下的也是最质朴的本真

最震撼世界的美!

「漆的简史」

“漆”字是中國象形字,由漆樹上割八字形流出生漆之意。

漆器首要是以日用器和摆设用器为主,漆器制品的高昂价格和装饰之华丽,使之成为贵重工艺美术品,成为上层社会日用具中的物品。漆器自出现,便一向居高不下,老一辈的人谈到漆器,总会念叨这是皇室御用的器物。

中国漆器可考证时间距今七千余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中,浙江余姚发现的髹漆木碗。商周时期涂饰漆器物作为随葬礼器。

战国、秦汉期间,“丹漆雕几”之美遽然变成上流社会的“追逐目标”

「漆器的演练」

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夏代的木胎漆器不仅用于日常生活,也用于祭祀,并常用朱、黑二色来髹涂。

殷商时代已有“石器雕琢,觞酌刻镂”的漆艺。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

如果说瓷器象征着中华文化的温润大气;玉器代表着中国人气质的典雅高贵;那么漆器,应该是代表着中华文化,低调涵养和超然洒脱的品质。

工艺荟萃


《髹饰录》,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为明代漆工黄大成所著。书中将中国古代漆器的装饰工艺分类归纳为十四类,分别为:一色漆、罩漆、描漆、描金、堆漆、填漆、雕填、螺钿、犀皮、剔红、剔犀、款彩、戗金、百宝嵌等。

髹漆技艺是一个化腐朽为神奇的过程,工匠们将大漆一层层的涂抹在底胎上,或雕、或描、或嵌、或堆……就这样一件件精美的漆器便呈现在我们面前,任凭时光如梭,也无法剥夺漆器耀眼的光辉。

战国彩绘漆

彩绘漆透雕座屏(左)—彩绘漆鹿角镇墓兽(右)

一色漆

一色漆是最简单,也是最常见的髹漆技艺。器物通体光素无纹,质朴无华,一色漆以黑、紫、朱三种颜色为主,兼有紫色和红色。

到了宋代一色漆工艺达到巅峰,这时期一色漆造型以起棱或花瓣最为常见,漆色光亮。《髹漆录》中将这种技法称为“质色”

宋黑漆托盏

雕漆

雕漆工艺是剔红、剔黑、剔黄、剔绿、剔彩等工艺的总称。根据文献记载,我国雕漆技法出现于唐代,但是在考古发掘或传世品中,均未见到唐代雕漆作品。到了宋元时期,雕漆工艺日臻成熟,这一时期的作品是雕漆工艺的发展的巅峰时期。

雕漆工艺是漆器胎上髹一定厚度的色漆,少则二三十层,多则上百道,之后在漆上雕刻花纹。雕漆工艺是一种典型的工繁料贵的工艺美术品,制作技术不但程序复杂、耗工繁巨、技艺亦高难。

剔彩林檎双鹂图捧盒

剔犀

从广义上来说,剔犀也属于雕漆工艺的一种,用红黑色漆相见的涂抹在底胎,当达到一定厚度后,根据用刀斜剔出卷草、如意等花纹,刀口断面清晰的显露出不同的色漆。

这种技艺在宋代时达到成熟,在全国多地都曾出土过用剔犀工艺制作的漆器。元末明初,这种工艺达到顶峰,现存安徽博物院的“张成造云纹剔犀盒”,就是一件剔犀精品。

元张成造剔犀云纹漆盒

填漆

填漆工艺最早出现在南宋时期,现在能看到最早的是江苏武进南宋墓出土的一件填漆长方形盒,这件漆盒上的工艺可以认为是填漆技法的雏形,到了明清两代,填漆工艺逐渐成熟,成为漆器工艺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填漆工艺就是在漆器上印刻花纹图案,然后在花纹内填入色漆,等到漆干了以后,经磨平以后会呈现出光滑平整的效果。填漆有两种工艺:一是填彩和漆面相平;二是雕填后花纹凹陷,不与漆面平,显出刀刻味。

雕填漆龙纹双连盘

推漆

堆漆是把漆堆积起来之意,堆漆包括“识文”和“隐起”两种做法。为高起之意,所谓识文,就是用漆灰和稠漆堆出高于漆面的花纹之后,不加雕琢,而加饰雕琢的做法称为“隐起”。这两种做法都是用堆漆方法做凸起的纹饰,再在堆漆上的纹饰上加以修饰

堆漆做法是西汉漆工创造出的一种新的装饰技法,唐宋时期均有堆漆技法的使用,至宋代,堆漆技法已日臻成熟。到了明清时期,这种技法更为常见,尤其是将堆漆和描金相结合,故有识文描金和隐起描金的说法。

金地识文描金彩漆高足碗

描漆

描漆包括描漆和描油等工艺。这里的描漆指的是在光素的漆地上,用各种彩色漆来描绘花纹;描油,又称描锦,是以桐油代漆,调制出各种鲜艳的颜色绘制出花纹。

古代彩绘漆器少有只用彩漆或只用彩油,多是二者兼施。先秦以前,漆器均为描彩漆,自汉代漆器出现油彩以后,油彩的使用日渐增多,使漆器的色彩更加艳丽。明清两代,漆器上油彩的使用已相当普遍,有的漆器花纹几乎全部使用了油彩。

清代描彩漆如意形经盒

描金

描金又名泥金画漆,就是在漆地上加描金花纹。在退光漆地上用朱漆或黑漆画花纹,待干后,在花纹上打金胶,然后将金贴或描上去。描金原料,有的只用一种金箔,这样花纹金色如一。

有的用两种或三种金箔,利用颜色不同的金箔分贴出不同的花纹,使金色花纹呈现出色泽的变化,还有用漆灰堆出凸起的花纹后再描金或贴金的识文描金做法。

清雍正黑漆描金百寿字碗

螺钿漆器,取材于各种贝壳的天然色彩与美丽光泽的最佳部位,分层剥离和磨制后,镶嵌于漆器表面作为装饰。我国用蚌片、蚌泡镶嵌在漆器上作为装饰的做法,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出土的实物也证明西周的螺钿漆器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衬色螺钿”是以透明的贝壳薄片裁切出花纹,下面再衬托上不同的色彩后嵌贴到漆器上,即等于人工设色。所衬各种颜色是通过透明壳片而显色,故呈现出色彩晶莹、温润的效果。

黑漆嵌螺钿圆盘

犀皮

犀皮漆器是现存量最少的一种漆器,由于多用赤、黄、黑三色填入,纹理似犀牛皮,故得名。这种工艺曾被明代书画家董其昌赞为漆器之首。漆器光滑的表面上,有着色彩斑斓、变化莫测的纹理,这些纹理非描、非雕、仿佛自然显现,妙不可言,犀皮漆器独特的美感,关键在于打捻和髹色漆两道工序

打捻的本质就是做出高于器物表面的涂漆,髹的意思是以漆填漆,髹色漆就是刷不同颜色的漆。表面凹凸不平,凸起处被磨平后,便会露出漆层的断面,这就是犀皮形成美妙纹理的奥秘所在。

犀皮漆捧盒

款彩

款彩是指,在漆地上刻凹下去的花纹,然后把色漆或色油填花纹轮廓之内,因刻去的是漆灰,故又有“刻灰”或“大雕填”之称。

款彩技法出现较晚,传世有明清两代的作品,因工艺简单,出品快,故多用于制作各种小插屏或屏风

清康熙款彩「百子图」十二扇屏风

戗金

戗金的做法是在漆地上,用刀尖或针锥画出纤细的花纹然后在花纹内打金胶,将金粉粘上去。也有戗银的,即用银箔粘着。“锥画”技法最早出现于战国

到汉代不仅有针划漆器,还有在针划纹内加彩的。锥画戗金比简单的锥画更进了一步。明清以来戗金技法多与填彩漆相结合。

明黑漆地戗金花卉人物漆盒

百宝嵌

用各种珍贵材料如珍珠、宝石、珊瑚、碧玉、翡翠、玛瑙、象牙、密蜡等镶嵌在漆器表面,组成各种图案,此种技法称为百宝嵌

百宝嵌技法在西汉墓中出土的漆器上已见雏形,流行于明代,清代更加盛行。

嵌百宝博古图屏风

岁月悠悠,中国漆艺在数千年发展中虽也历经波折,但如今,它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向前发展,展现着积淀深厚文化底蕴的气质和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

器物之美如人生,有时厚重才显贵重,有时脱胎化羽方成蝶。漆器作为一种制作精美、风格独特、具有较高观赏和收藏价值的艺术品,目前收藏、拍卖行情日益看好。漆器收藏应注意对其进行有效的保养,这样才能使其长久保持艺术风采。

古籍藏书知书口刷金

作者 | 路易斯韦恩的猫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今天说一说一个很常见的古董书制作技法——书口刷金(Edge gilt)。

书口刷金,就是用金箔在书的外边口上贴金,以达到美观,防潮,防尘,防虫蛀的效果。

书口刷金,一般有两个形式:一是三口刷金,二是书顶刷金。

土豪一点的就是三个外边口都刷。

经济一点的就只在书顶刷(书顶是最容易落沉变脏的地方)。

在古典装帧时代的书口刷金,采用的材料都是纯黄金。黄金具有非常稳定的物理形态和优雅色泽,除了能显示藏书主人的财富和品味外,还是抵御灰尘,防止内页受潮,是保护书口最有效的办法。

在手工装帧时代,书口刷金是一件非常繁复的工作。步骤我简单拆解一下,大家可以感受一下。

第一步:将书口放入横压机夹紧,反复打磨,直到顺滑(无任何手印,纸屑残留)

第二步:涂红垩粉,再次打磨书口,准备上胶。

第三步:涂抹用来蘸金箔的蛋白胶,需要上多次。

第四步:根据书口的宽度,切割金箔。

第五步:用专用的刷子(松鼠尾制)将金箔平展的铺在书口上,等待金箔和蛋白胶相互粘合。

第六步:用专用工具反复压实和打磨金箔,直到完全贴合。

第七步:用蜂蜡进行最后的抛光。

最后大功告成。

刷金后的书口可以保持几百年(黄金是不会变色的),有效保护心爱的书籍免受潮气,虫子的啃噬。20世纪初的英国装帧大师道格拉斯·科克瑞尔认为,刷金是处理书口最经典,最典雅的方式。

以上步骤已经是经过精简后的,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注意。如果需要做法式毛边金口,则难度更上一个台阶,考验的是装帧师的经验,肌肉记忆和手上功夫。

如此费时费力的传统刷金方式,目前只能存在于昂贵的艺术装帧领域了。除了价值不菲的金箔材料费外,更昂贵的是人工成本,即使是一位成熟的装帧师也需要忙活半天,这么算算,光一个书口就有大几百元的成本了。

所以,现代图书的刷金工艺,已经被机械大生产取代了;目前比较主流的是电化铝工艺,直接把金属膜热压到书口上。除此之外,还有高级一些的冷烫工艺和喷绘工艺,都能制作现代书籍的金口。色泽也能模仿的惟妙惟肖,无论是18K金还是22K金都能做,没有经验的人,很难辨别。

上一个对比,大家可以看看。真金口和假金口的对比,假金口有一种廉价的金属粉末感,光泽度也略逊一筹。

现在,每当我遇上刷金口的古董书,都觉得非常珍贵。想一想这本书曾经在100年前被匠人捧在手里仔细刷金,一分一毫都不能出错。在今天看来很麻烦的刷金工艺,放在以前只是书籍制作上百个流程里的其中一个而已。今天我们能看到任何一本流传下来烫金边的古董书,背后都有一位装帧师辛勤的汗水。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好好保护它们呢?

古董收藏

很多年前在陕西出差,偶遇一块铜板,经过我仔细察看,字全篆书体,呈反写状态,因为不认识篆文,觉得美观好看,绎讨价还价,以1200元买下。

回家后请省书画协会会员才认出铜板上的字。

二十六年皇帝并兼天下诸候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召丞相状绾法度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

经几位收藏爱好者分柝,铜板初发判定为秦诏版。

字意是:秦二世统一六国后,度量不统一。故发出召书。此铜板为诏书的印版,故称为秦诏版。

保利李专访:大家都来认识和收藏中国古瓷

新昊和他的朋友们

7月22日,北京保利2022年春拍预展将在北京国贸大酒店拉开帷幕。众所周知,古董珍玩向来是北京保利春秋大拍的王牌板块,而从目前其公布的相关信息来看,本季将有诸如明嘉靖青花加黄上红彩鱼藻纹罐、明代天青釉盏等众多珍罕雅玩集体亮相,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为首度释出拍场,“生货”的露面,自然也引发了近来业界对此的高度关注。

据了解,本季北京保利古董珍玩板块将在7月28日、29日举槌。在专场的设置上,既有对深受藏家追捧的“禹贡”“佞宋”“十面观止”等专场的延续,也有如“‘寸巢庵’名品录——东瀛重要私人庋藏”专场般越洋而来的惊喜展现。

眼看本季北京保利春拍已是“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日前,我们专程采访了北京保利拍卖中国古董珍玩艺术总监李移舟。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北京保利将如何以王牌板块来引领市场,为藏界注入信心?且听他的娓娓道来。

Q:能谈谈您对今年春拍的征集感受与预期吗?

李移舟:就今年上半年的情况而言,我感觉疫情等大环境因素对艺术品拍卖的影响确实比较大,并且这种影响不仅体现在了本季春拍的征集过程中,还很可能会体现到拍卖规模以及成交金额等方面,对此我们已经做好了一定的心理准备。

从数量来说,本季北京保利春拍古董板块上拍拍品,对比以往有所减少。但无论大环境如何变化,我们依然还是坚持对拍品及专场设置进行比较细致划分的传统,从专业的角度、以专业的眼光来做好工作,这个宗旨是不会受任何影响的。

Q:前不久保利艺术博物馆的青花的故事大展引发广泛关注,展品会在春拍中有所体现吗?

「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展览现场

李移舟:其实策划举办“青花的故事”特展,有比较强的学术定位。它属于保利艺术博物馆、保利艺术研究院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深度合作的项目。此次展览中,来自景德镇御窑厂的出土标本修复件,基本上都能与我们所展出的完整器一一对应,将私人收藏领域的完整器与景德镇御窑博物院标本的修复件进行了一次很好的对比。据我了解,除了故宫博物院早几年举办过相关对比展,像这样的展览近年来在国内是难得一见的。所以它不但在学术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国家文物、文旅部门相关领导观展后也予以好评。

「青花的故事」

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展览现场

另一方面,此次展出的相当一部分重器,是买家从海外拍场花重金竞得的,还有一些则是北京保利前些年拍出的永宣与成化时期的重器。可以说,在拍卖之余,我们借用办展的形式做文化梳理,为买家提供具有附加值的文化服务,推动助力他们更深入地把这个门类的收藏研究进行下去,我认为这是展览的最大意义。

当然,此次展品中有一些会参加后续的拍卖,包括本季春拍和今年的秋拍。其中像明嘉靖青花加黄上红彩鱼藻纹罐、明成化青花九秋罐等等,都将率先在本季春拍亮相。

Q:能否具体介绍一下?

李移舟:像这件嘉靖青花加黄上红彩鱼藻纹罐形制颇大,烧制难度甚高,历来都被认为是嘉靖官窑中的名品。而且它存世极罕,在检索海内外重要公私收藏后我们发现,与其相同者仅见数例,分藏于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及部分海外艺术博物馆,流通领域仅见胡惠春先生暂得楼旧藏一例可做参考。

LOT5514

明嘉靖 青花加黄上红彩鱼藻纹罐

H:31.6cm D:33cm

备注:

1.日本大阪重要财阀、中国美术品收藏家旧藏

2.日本寸巢庵收藏

3.原配老木盒

展览: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估价:RMB5,000,000-6,000,000

“寸巢庵”名品录——东瀛重要私人庋藏专场

此次将上拍的这件鱼藻纹罐原为日本关西地区老一辈藏家珍藏,数十年来少为人知,后由被业界视为日本重要私人收藏的寸巢庵主从该家族后人手中直接购得,本次是它首度现身拍场,不折不扣的生货。

明嘉靖 五彩鱼藻纹盖罐 六字楷书款

成交价:HKD 213,850,000

《乐从堂藏明代宫廷珍器》专场

嘉靖御窑同一时代、同一母题、相近体量、仅不同品种的“青花五彩”鱼藻纹罐,2017年在香港秋拍创下了逾2.13亿港元的天价记录,即乐从堂旧藏明嘉靖五彩鱼藻纹大罐。而我们此次即将上拍的这件青花黄上红彩鱼藻纹罐无论尺寸、体量,还是艺术水准皆可与之相媲美。另外,此次我们对它的估价也非常合理,仅估价500万左右,确实是入手顶级嘉靖御窑的良机。

Q:瓷器是古董珍玩板块的热门品类,能否透露下本季的亮点重器?

李移舟:的确,古董珍玩板块中,最大宗又表现最稳定的莫过于瓷器。目前看来,本季春拍引发高度关注的重点拍品还有一件天青釉盏。它应为在中日两国渊远流长的佛教文化交往中东渡日本,成为了日本仁孝天皇至孝明天皇时代(即中国的乾隆时期)京都大德寺四百三十世法师大徹宗斗的旧藏。

LOT5664

明 天青釉盏

口径:11.2 cm H:6.4 cm 底径:5.8 cm

备注:

1.日本仁孝天皇至孝明天皇时代(乾隆时期),大德寺四百三十世法师大徹宗斗旧藏

2.昭和八年十月,大阪自治会会长自名古屋美术俱乐部入扎会所得

3.日本山形县山形市円隆寺收藏

展览:

1.名古屋美术俱乐部,入扎会展览,昭和八年(公元1933年)十月,日本名古屋

2.山形市円隆寺,“北宋汝窑青磁”特别展,昭和五十年(公元1975年),日本山形县

出版:名古屋美术俱乐部,《入扎会》展览图录,页十一,日本,名古屋

估价:RMB 12,000,000 – 22,000,000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禹贡 II—乾隆宫廷艺术的慕古与创新专场

其带有原装旧盒,外层为红漆盒,左上角用日文书写三字,推测是这件器物的“铭”;内层为桐木盒,盒盖上有墨书题记,共三行,说明系种石昌花的花钵。但考虑到此碗尺寸很小,难以种花,推测是造型与种石昌花的花钵造型类似,因此而得名。这种盏在中国也常常称为“罗汉盏”。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天青釉盏(摘下铜扣后图片)

这件拍品之前在日本一直是一个秘藏状态,明清以来一直传世保存,品相完美,釉色特别温润、含蓄,可谓“火气全无有葆光”。天青釉从宋代至清代宫廷都倍受珍重,尤其乾隆皇帝结合文献和实物,对天青釉就已经很有认识了,还为此写了不少的御制诗,如“赵宋青窑建汝州,传闻玛瑙末为油”。而现代考古也证实了汝州出玛瑙矿,窑址中也出土玛瑙残粘,因此汝窑天青釉善用玛瑙成分入釉,以增加其黏度,所产生的气泡有寥如晨星的感觉,跟南宋官窑厚釉、气泡如聚沫攒珠的特点不同。2018年香港拍卖曾以5635万港元售出过一只相近器型的天青釉盏,尺寸比我们将要上拍的这件天青釉盏略小。综合看来,这件由日本宗教界法师、茶道界大师家族精心传承下来的珍藏,品相如此完好,又是首度露面市场,珍贵性可见一斑。

Q:像藏家比较熟悉的禹贡专场,本季又会有怎样的新面貌展现?

李移舟:此次的禹贡专场有个很大的亮点,即为元明青花的集萃,从明初到崇祯,“青花的故事”大展中将在本季春拍上拍的拍品,都在此集中呈现,包括明成化九秋罐、明宣德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等等,估价基本在千万元左右。

LOT5616

明成化 青花九秋罐

H:10cm

备注:

William J.Bylsman收藏,纽约;

香港佳士得,2008年5月27日,编号1571

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展览: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估价:RMB 12,000,000 – 22,000,000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禹贡I—元明瓷珍选萃专场

Lot 5611

明宣德 青花折枝花果纹大碗

「大明宣德年制」款

D:29.5cm

备注:

1.吴赉熙收藏(至1937年);

2.伦敦苏富比,1937年5月26日,编号49;

3.Messrs John Sparks旧藏,伦敦;

4.L.F.Hay上校旧藏(至1939年);

5.伦敦苏富比,1939年6月16日,编号77;

6.Peter Boode 旧藏;

7.Cunliffe勋爵(1899-1963年)旧藏(标签PM89);

8.Bluett & Sons旧藏,伦敦,1971年6月14日;

9.F.Gordon Morrill 旧藏;

10.Doye,纽约,2003年9月16日,编号91;

11.Eskenazi Ltd旧藏,伦敦;

12.瑞士玫茵堂旧藏

13.北京保利,2014年6月5日,编号8007

展览:

1.“Chinese Bule and White Porcelain: 14th to 19th Centuries”,东方陶瓷学会,The Arts Council Gallery,伦敦,1953-4,编号79;

2.波士顿美术馆(1971年,借展)。

3.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出版:

1.Daisy Lion-Goldschmidt,《Ming Porcelain》,伦敦,1978年,图54

2.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655

3.“A Dealer’s hand: the Chinese Art World through the eyes of Giuseppe Eskenazi”,2012年,pl.358

4.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2020年,编号106

估价:RMB10,000,000 – 15,000,000

竞投本件拍品,请与本公司有关业务人员联系提前办理特殊竞投号牌。

禹贡I—元明瓷珍选萃专场

整体来看,当前市场上明代官窑的价格要低于清朝,这其实是很值得重视的现象。比如甜白釉,是永乐皇帝非常看重的一个品种,从景德镇御窑厂考古发现可知,甜白釉的数量比青花要少,说明它产量少,也许在当年,其价值比青花还要高,但现在却属于远远被市场低估的品类。

Lot 5608

明永乐 甜白釉暗刻缠枝莲纹带盖梅瓶

H: 40.5cm

备注:北京华辰,2004年5月13日,编号0132

展览:景德镇御窑博物院、保利艺术博物馆,“青花的故事——景德镇御窑遗址所出与海内外珍藏元明青花瓷器对比展”,北京,2022年6月20日-7月9日

估价:RMB5,000,000-8,000,000

禹贡I—元明瓷珍选萃专场

研究发现,按照明朝御窑制度,完整器与销毁、贡余品、残次品的比例大致是1比10。不难想像,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完整器都是当年的督陶官精心拣选出来的,又历经五六百年沧桑仍保存完整,尤为珍贵。再放眼国际市场,明代瓷器有着极高的认知度,以明代瓷器为代表的中国陶瓷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极有影响力的“IP”,数百年来很受欧洲、美洲、中东及日本藏家的钟爱。鉴于前些年清三代瓷器的市场上涨得比较快,所以我们也希望能够通过所做的工作——无论是以拍卖引导,还是办展览、拍摄短片,在弘扬文化的同时,引起现在的藏家群体乃至大众,对明代瓷器应有的文化价值和市场定位重新估值。

Q:刚才说到清三代市场的快速上扬,本季这个领域值得关注的拍品有哪些?

李移舟:说到清三代瓷器,我们这次有个很重要的专场叫“十面观止——圆明主人与内廷恭造之器”。“十面观止”是北京保利古董板块一个延续了好几季的专场,本季该专场中除了来自十面灵璧的珍藏,还不乏我们广泛征集的、来源有绪的拍品。

本季该专场以雍正皇帝的审美、在瓷器方面的造诣为主打,时间线索上看是从康熙开始,因为雍正在瓷器鉴赏方面的高修养品位是在康熙时期养成的。重点拍品有由7位名家雅蓄及递藏组成的豇豆红器系列,件件著录明确,其中苹果尊及盘龙尊为徐展堂先生旧藏、铴锣洗为为仇焱之先生旧藏、太白尊为安思远先生旧藏、柳叶瓶为美国著名收藏家贝莱尔旧藏等等,如此集体亮相,十分难得。

Lot 5309

清康熙 豇豆红釉柳叶瓶

“大清康熙年制”款

H:15.5cm

备注:美国贝莱尔J.Insley Blair(1870-1939)旧藏

备注2:“德善堂”家族重要收藏

出版:《The J. Insley Blair Collection of Chinese Porcelain贝莱藏中国瓷器)纽约,1925 年,图版IV,112号(图一)

估价:RMB 2,600,000-3,600,000

十面观止——圆明主人与内廷恭造之器专场

Lot 5312

清康熙 豇豆红釉堆塑绿彩盘龙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H:20.1cm

备注:

1.徐展堂先生“在望山庄”旧藏

2.亚洲重要私人收藏

3.香港佳士得,2003年4月28日,编号570之一

估价:RMB 2,000,000-3,000,000

十面观止——圆明主人与内廷恭造之器专场

Lot 5306

清康熙 豇豆红釉太白尊

“大清康熙年制”款

D:12.8cm

备注:

1.德国柏林收藏家贝斯·J·戈德施密特旧藏

2.纽约安思远(Robert Hatfield Ellsworth,1929-2014)先生旧藏

出版:《中国艺术》东亚艺术学会、柏林普鲁斯艺术学院,1929年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十面观止——圆明主人与内廷恭造之器专场

还有一对清雍正釉里红九龙杯,其杯型与青花大展中来自成化御窑的斗彩龙纹杯、婴戏杯相同,系成化杯的造型,深腹收口,底款也是雍正特别追慕成化所作的方栏六字楷书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 5326

清雍正 御制釉里红云海九龙杯成对

“大清雍正年制”款

D:5.8cm

备注:

1.远东私人收藏

2.香港佳士得,1993年3月23日,编号794

3.香港苏富比,2008年10月8日,编号2579

4.北京保利,2011年6月5日,编号7273,成交价:RMB 8,050,000

出版: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227页,编号280,2020年

估价:RMB 8,000,000-12,000,000

十面观止——圆明主人与内廷恭造之器专场

要知道,釉里红工艺在成化时期已几近消失,后于康熙朝恢复,到雍正朝被运用得恰到好处。可以看到,这对九龙杯上,九龙描绘十分细致,釉里红烧制纯正,可见其技术的精进,再加上有着成双成对之寓意,珍贵程度不言而喻。

瓷器方面,本季值得关注的重点还包括清康熙仿宣窑宝石红釉僧帽壶、“寸巢庵”名品录——东瀛重要私人庋藏专场中的清乾隆珐琅彩题诗花石锦鸡图碗等。尤其锦鸡牡丹图碗,在公私收藏中向来很有名,而这件锦鸡图碗,我们在图录上进行了一些对比,能有助于藏家和买家更好地对其进行比较与了解。

Lot 5301

清康熙 仿宣窑宝石红釉僧帽壶

H:19.5cm

备注:

1.伦敦佳士得,1973年12月4日,编号398

2.重要私人藏家收藏

3.巴黎佳士得,2007年12月7日,编号132

4.北美十面灵璧山居收藏,编号EK332

展览:《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保利艺术博物馆,2018年

出版:

1.《佳士得图说中国陶瓷史》,1984年,页222,编号5

2.《大朴尚简-明清单色釉瓷器菁华展》,2018年,页92,编号33

3.保利艺术研究院,《保利拍卖十五周年精品集·古董珍玩卷(上)》,144页,编号183,2020年

估价:RMB 1,000,000-1,500,000

十面观止——圆明主人与内廷恭造之器专场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LOT5505清乾隆 珐琅彩题诗“古月轩“花石锦鸡图碗“乾隆年制”款D:12.7cm备注:1.日本山中商会伦敦分公司支店长(任职1903-1922年)富田熊作(1872-1953)旧藏,去世后一直由其家人珍藏;2.日本寸巢庵收藏3.原配老木盒估价:RMB3,500,000-6,500,000“寸巢庵”名品录——东瀛重要私人庋藏专场

Q:宫廷珍藏也是深受藏家与买家追捧的一个品类,这当中又以乾隆为代表。本季春拍在引领深耕宫廷文化与文人雅趣的方面有哪些安排?

李移舟:乾隆宫廷珍藏一直是北京保利古董板块的重中之重。本季春拍将有乾隆御笔诗文稿“八徵耄念之宝记”等六十四纸、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祝寿颂词册页上拍,这一套拍品曾亮相保利艺术博物馆在2021年春季举行的“弘历的世界——乾隆御制诗文稿、兰亭图帖缂丝卷暨重要宫廷艺术特展”,是私人收藏领域中比较完整的、最大宗的一批乾隆御笔诗文稿。此次能够上拍,相当不易。

只收集真正“古董”的老手(1)

这人世间那么多的陌生人,相识便是一种缘分,也许不一定走的太长,但会出现在你的世界里。

我是一个海南人,是一名海南草堂艺术品的工作人员,同时也是一名教官。

教头;四川人 ,二十年前退伍时来到海南漂流,原兰州军区,2012年海南省1-15日军事夏令营的开创人,海南草堂艺术品公司的创始人等。

此文章呢,是想把我与“教头”所经历那些收藏古玩遇到的教训和教头自己的经历分享给大家。

在2016年海南的夏天,也是我大一第二学期的校园生活,一个懵懵懂懂的年纪让我认识了我的老板“教头”,也是令我实实在在的我佩服的男人,在收藏古玩砸下一千多的人。最开始相遇是通过一次夏令营教官集训选拔,我也是其中的一员,也不知能否被选上,每天呢就拼了命的训练,训练,还是训练,希望自己能够以优秀的成绩被选上,可能大家觉得不就一个公司嘛,有那个必要吗?别着急往下看你就知道了。

其实当时的想法很简单,我需要快速的能够接触社会的历练,学习一些在学校学不到的知识和经历,因为在我参加集训期间,据我所了解和学长的告知,这家公司的实力在海南做军事夏令营排全省第一,同时与海南省广播电视台少儿频道,海南南国都市报,海南新华社等媒体,都有合作,很多人都想进入这个公司工作,但由于公司的选拔条件是;不是院校教官团队或者退伍军人身份不得报名参加选拔。所以大多数条件不允许而没了念头。

在教官选拔训练接近六月份中旬的时候,我 被选上了,夏令营同时开办了三个营;海南天骄营、海口军拓营、还有南国营。我被任职 海口军拓营 一区队 一班教官,当时特高兴,付出了那么多,终于被选上了。

之后我们就开始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和如何带班,同时也开始接触了一个叫“教头”的男人,工号001。怎么说呢给我第一映像就是,光头、霸气、稳重、长相比较凶、就给人感觉是 这是个狠人。可数日的接触发现完全相反,说话幽默、大方 、 简单明了,交流过程中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同时也了解到“教头”是一位古董收藏的玩家,据“教头”所言,现在所摆放在店里的物件有很多 有兴趣就到店里看看了解了解。哦~豁~!听到这,好奇心那必须得想去瞅一眼,因为在我的认知“古董”这个词是一个很高大上的,在电视才能了解到的一种艺术品,年轻人的世界好奇心比较重啥也想看 想了解,这也是我最初接触古玩艺术品的开始。

以上图就是我的老板,“教头”。后面持续更新我所经历的和教头一起经历的收藏所遇到的事。

文物收藏应注意如何保存和保护文物

不管是博物馆还是私人文物收藏家,在文物运输和存储环境问题上,大部分都没达到理想水平,除了博物馆利用文物展柜将其展示保存以外,库房的存储环境条件还是有待提高。而部分私人古董收藏爱好者,在古董的保护方面更是重视不够,特别是存储问题,更甚至有些人将其直接存放在一般抽屉内,这类存放环境都会直接减少古董的寿命。

  一般情况下,博物馆在预算分配中,文物库房的投入似乎低于可参观的,富有吸引力的陈列室、陈列设计和解说区域,这有点像外套可穿漂亮点,内衣无所谓。在1976年的国际博物馆保管会议上,来自世界各国的各种保管实践和技术吸引了众多国内专家,原因在于当时国内的博物馆正面临着各种问题,特别是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保存藏品的空间危机。而现在危机不但没有根除,反而日趋严峻。这些问题对文物收藏爱好者来说,也是一种警惕。

  文物保存首先考虑的是保存环境,详细可直接参考温度与湿度对文物的影响。其次考虑的是文物保管方法及设备,使用专业的文物展柜及文物存储展是最佳选择,因为这些展柜均按照文物保护标准来制作,如防辐射、温度及湿度控制、空气置换等都可按文物特性来设计。对私人文物收藏家来说,定制高规格配置的存储柜似乎成本过高,但可根据自身要求来选择,比如字画,在保存时所占空间不大,在购买存储柜时可重点突出防腐,防脆、防变黄等等指标来设计,在有限的投入下达到最佳文物保护效果。

 在文物进入最佳环境保存前,临时收藏堆放点同样需要合理设计,如图所示,使多种藏品的收藏和堆放成为可能。这样的储藏室有隔断、支柱,充分利用了地板面积,而这些垂直支柱必须有足够的强度,能承受倚靠器物。当然,临时存储也可直接使用推车,这样方便移动和搬运,但前提是务必将器物固定好,避免在搬运过程中损坏文物。一般文物收藏爱好者可仔细研究示意图,可能会从中得到启发。

古董收藏的意义是什么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上不断得到满足,也越来越开始注重精神上的满足了。收藏,是很多人都喜欢的一种兴趣爱好,但是对于一部分人来说,根本不懂什么是古玩收藏的意义。

那到底什么是收藏呢?收,有收获和聚拢的意思,藏,有隐藏贮藏的意思,收藏本身有两个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收获贮藏,指的是一种行为活动;第二个含义指的是收藏的东西,即我们所说的收藏品。其实收藏的目的就是为了整理和收集,以此来弘扬民族文化。

收藏是从古至今都有的一种行为活动,古时候的人收藏也有很多意义,有些人以收藏为消遣娱乐为主,有一部分收藏以行贿收入为主,还有一部分用来救急为主,其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不仅是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有很多收藏爱好者。

要说起收藏的意义在小编看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古玩收藏的收藏品大多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它能够体现出的不仅仅是收藏价值,还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以及工艺制作价值。因为价值极其不稳定,随着不同时代的审美的变化而会发生变化,所以在价值方面具有不确定性。第二方面,人们在收藏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充足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收藏可以陶冶情操能够修身养性,在收藏过程中能够潜移默化地将收藏者转变为理性和感性结合的人。

对于很多人来说,古玩收藏是一种绝佳的投资。如果说,我们从专业的经济学角度上来看,尤其是对于文物的收藏,可以说,这既是一种保险而又增值的投资手段。在历史上依靠收藏而成为有钱的人实在是数不胜数,例如明代中叶时期,江南的经济和文化发展都尤为发达,涌现出了很多优秀的书画鉴定家,例如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这些人不仅仅是著名的收藏家还是著名的书画家,他们的收藏在一方面推动了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而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文化的发展。

在目前的社会,金融市场变幻莫测,证券房地产投资让我们普通人毫无把握,这就进一步的突出了收藏的价值。对于这种低风险的投资高收益的收藏已经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通过收藏文物以及合法出售文物能够赚到的钱远远高于股票债券。

还有一部分人说,收藏是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其实对于收藏来说有很多优点,它不受限于年龄文化层次等等,而且具有极其丰富广泛的知识性和创造性,人们可以在收藏过程中收获和创造快乐。而收藏又具有很强的艺术性,每一件收藏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魅力,给人一种精神上的娱乐感。所以说收藏是一种娱乐活动,能够修生养性,如果我们选择收藏作为兴趣爱好,对于我们身心的发展是极佳的选择。

为什么很多人知道大多数古董来自古墓,却热衷于收藏古董?

近年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喜爱和选择加入收藏大军的人们也是越来越多 。正所谓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现如今这一国泰民安的局势下,投资古玩艺术品现已经成为了我国国人的一项常见的投资领域。那么为什么有一部分收藏者们明明知道有不少的古董是出自于古墓,却依然热衷于收藏古董呢?

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在小编看来是十分好回答,一方面一定是因为热爱,另外一方面收藏所能够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率远远的超过了其他投资理财产品。另外小编想要说的话,不论是收藏者自己,还是圈外人都要尽量避免将古董与陪藏品混为一谈。因为古玩不一定都是陪葬品。接下来小编就具体为大家讲讲我国为什么有那么多收藏者们,热衷于收藏古董。

首先,收藏者们的兴趣所导致。所谓的兴趣也是一种好奇心理,可以说绝大多数收藏者的第一次收藏体验,都是由于自身的好奇心理,或者是趣味心理所引起的。虽然在开始接触的时候有不少的偶然性,但是一旦当收藏者们对收藏有了真正的兴趣,尝到了收藏的甜头,那么往往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因为不论是对于收藏来讲,还是其他任何事情,第一次的印象永远不会忘记的,第一次的成功也是最难忘记的。作为一名古玩艺术品收藏者,若干年以后回想起自己的第一次收藏的经历,一定是会激动不已。有句老话说得好,兴趣是第一位老师。因此,在兴趣的指引之下,有不少的收藏者往往能够达到无师自通的地步,并且不断地深入,探索古玩艺术品的世界。

其次,部分收藏者们的怀旧心理所致。在我国当下的古玩艺术品收藏市场中,有一部分的收藏者是从老年才开始接触收藏活动,并且这类收藏者的收藏类型十分明确,例如:爷爷的大烟斗,上个世纪的粮票、米票等,像这样的收藏者加入收藏行业,往往是因为自身的怀旧情怀。睹物思人,其怀旧之感也就油然而生了。将这类藏品收藏起来的人们,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收藏,而是收藏起了一份亲情,一段回忆。

第三、古玩艺术品自身所含有的保值增值的属性所致。要说收藏不受经济的影响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事实上,在当今的古玩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绝大多数成功的收藏家,同时也是一位精明的投资者。众所周知,与房地产、股票相比古玩艺术品有着更高的回报率。

最后、收藏者们自身的养生心理。在我国一亿收藏大军的队伍里,有不少的老知识分子、退休的老干部等。像这类的收藏者们的收藏心理取向以养生为主。他们将收藏作为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他们通过对藏品的赏析,寻求自身心理上的愉悦,从而达到怡情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